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善于思考,力求进步

来源:初中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3-11-01 浏览次数: 【字体:

去年一年,是我接触初中教学的第一年,也是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有困惑,有收获,有所得,有所失,我继续成长。但说到经验,我是很浅薄的。

刚开始接到通知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欣然接受,因为过去五年毕竟一直带高中生,也一直是班主任,所以没有一丝压力。但随着初一新生入学,接触到六年级的孩子,我竟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管理这些小不点,迎面给我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这让我体验到班主任负责的工作,要履行职责,要面对的困难和要承受的压力。

孩子们天真活泼,活蹦乱跳,不知道“惧怕老师”。从这个时候,我懵懂地感觉到,班主任的威信不是简单的建立在一个字上面,我渐渐会去思考,该如何管理班级。我思考着两个问题:1. 希望成为怎样的班主任 2. 希望造就怎样的班集体。我为自己定下目标:我要成为学生又爱又敬的班主任,要造就活泼务实、团结上进的班集体。这其实是一个很大众化的目标,很平凡,但我知道要做到很难,而这将成为我的终身目标。

简单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总结起来,需做到“四个勤”。

勤请教。每个班主任的工作都是满满的,别的班主任不可能像教书一样手把手的把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培养班干部,如何和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一样一样教给你。作为新的班主任,我觉得应该要学会偷师。怎么偷呢?很简单,多听多看。我通常一心二用,一边干活,一边竖起耳朵听。能进到老师办公室的学生,不是纪律有问题作业欠交的,就是班干来和老师沟通班级情况的。这时候,就是学习的大好时机了。我通常在听到其他班主任和老师交流后,我都会好好想想,她们和学生交流和方法是什么,是怎么表达的,收到的效果又如何。同时,我还经常留意别的班主任打电话找家长的时候通常会反映什么问题,如何把问题和家长沟通好。去别的班监考的时候,我通常会利用监考的空余时间,把班级好好看一遍,讲台,书柜,板报,宣传栏都是可以很好反映班主任管班的点点滴滴,也是能学习的第一手材料。

可能别的老师只能简单的提示你一两点,但若提问是我学生怎么怎么的,我想这样做,你觉得可行吗?别的老师就能根据你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得到的效果就会好很多。要多和任课老师交流,从别的老师眼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班级,可以发学生的不同特点。同时,尊重、采纳科任老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迅速实施,不仅能促进工作,激发他们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同时还能消除原有的种种顾虑,互相配合,同舟共济。

勤读书。关于班主任的书籍,我相信每一位班主任都会买来看,但我觉得关于怎么看这些书也要讲究方法。我觉得,自己应先制定一系列对班级的管理模式后,针对你觉得有问题的或者做得不够好的环节再找相对的章节看看找灵感,但不能生搬硬套。不是有一句名言吗?尽信书不如无书。

勤调研。班主任干的活纷繁复杂,但最终目的就是要管好自己班的学生。因此,多调查,多调研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尤其是初中年级,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见,不再是河东狮吼能解决问题。因此,班主任要健全反馈机制,可以采用《班级日志》、调查座谈等手段了解每个信息点的情况,加以去伪存真,及时准确地分析、归纳,针对不同情况去开展工作,纠正偏差,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班级主人翁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班主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勤沟通。重视心灵沟通并不是凭喜好厌恶办事,尤其在处理班级的问题的时候,不因为某位同学平时表现不好而对他的话置若罔闻,不因为某位同学平时表现出色而对的话不调研不取证。更甚于,我发现,老师其实可以私底下做学生的朋友,默默地为学生排忧解难,而且形成默契。这样做学生工作比在全班大吵大骂效果要好很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这条道路上我们只要勤于总结,善于思考,那我们将会越走越开阔,越走越远,加油!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