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爱幼新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今年的10月13日、也就是昨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从汉朝初就有了重阳节。那时主要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人们都要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后此习俗传入到民间。到了东汉,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朝的文人墨客写了很多重阳节登高的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登高》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俗尤为兴盛,在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是吃花糕。
改革开放以后,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显得尤其重要。有数据表明: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一名胜利一中学子,我们更应该勇于担当,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家园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争创人居环境奖,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让我们身边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永远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