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国旗下讲话之七--书香萦怀,伴一路成长

来源:初中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 【字体: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并于 1995年11月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呢?因为俄罗斯的纳博科夫在这一天诞生,他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之一,《洛丽塔》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英国的莎士比亚在这一天辞世,他的悲喜剧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芒,至今仍常演不衰。此外,还有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何西·布拉、法国的莫里斯·图翁、冰岛的拉克斯内斯、秘鲁的印卡·加西拉索等都在这一天诞生或逝世。这一天,对世界文学极具纪念意义,这一天的文学天空,星光熠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这一天作为世界读书日,不仅仅是为了向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作家们致敬,更希望以此唤起世界人民对书籍、对作者的尊敬,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快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热爱学习的传统。从“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的感慨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悟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信念,读书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文明标志,更是人们自我提升、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食粥苦读的范仲淹……他们为书而乐,为书而苦,为书而贫,为书而瘦,几千年来演绎了多少传奇佳话。

书,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是最美味的心灵鸡汤。读书好,因为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从圣贤和智者的叮咛中顿悟人生的真谛,从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和命运抗争的无穷力量和坚强意志。多读书,因为阅读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可以使人拥有格调、摆脱平庸。但要读好书,诚如法国著名作家纪德在《地粮》中的诗句所吟:“有些书一文不值,另一些则价值千金。”

在这个花香盈空的明丽春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了。李克强总理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那么,我们的成长,又怎能缺了好书相伴?就让浓郁、醇厚的书香在教室弥漫,在校园飘溢,在家中流淌,让书香萦怀,伴我们一路成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